5月9日,孩子们在上轮滑课。通讯员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倜
在长沙师范学院内,有一个“特殊儿童体育干预中心”。自年成立以来,他们通过轮滑、篮球等“运动干预”形式,已让余名患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的儿童有了新的“童年乐园”。
记者近日探访此地,与创始人王岐富对话,旁听“星星宝贝”的“另类课堂”,感受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生第一粒扣子”,再难也要扣上
为每个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教育的“初心”。
“宝贝,穿好了才能开始哦!”5月9日晚,长沙师范学院体育馆的轮滑教室内,王岐富给几个孩子一一系好轮滑护具,可有的孩子眼神飘忽,有的孩子索性别过身子去……
王岐富一点不生气,反而笑嘻嘻的。这套“规定动作”,他做了快5年,早就习惯了。
这些孩子,多数患有自闭症,也有的是唐氏综合征或发育迟缓儿。他们不善言语、羞于交流;他们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仿佛来自遥远的星球。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也有人将其归为“特殊儿童”。
年,正在读研二的王岐富在导师带领下接触了这些“不太一样”的孩子。他“吓了一跳”,却“瞬间心疼”,一个新想法由此萌生。
年,王岐富成了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教师。在学院支持下,他将学生时代的想法变成了现实,“特殊儿童体育干预中心”就此诞生。
“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鲁迅曾说。
王岐富很清楚,对于此类儿童的教育干预其实更需讲求“情境”,以此引导他们释放天性。“体育教育能让孩子们强化肢体功能、运动能力,更能让他们在集体互动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