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阳光照耀着延庆区沈家营中心小学的操场,寒冷的空气透出丝丝暖意。护具、手套、头盔、轮滑鞋穿戴完毕,热情高涨的小学生们上起了冰轮课。
第4集《滚轮驱动梦想御风逐梦而行-沈家营小学的轮滑少年》04:18来自北京体育广播今年上六年级的孙钰琪,学习轮滑已经4年了,虽然从去年底才轮转冰,但在沈家营小学及延庆区队的专业培训下,小小年级,她便已经获得了国家滑冰二级运动员的称号。我们知道优秀的成绩总是离不开刻苦的训练,孙钰琪拿起手中的课程表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滑冰日程“每天放学之后训练7点到九点训练,周六日也会去训练,从今年三月起大概每个月都会比赛。”
每月一次的专业比赛让她的训练强度不断加码,每天都有的课后训练也几乎填满了孙玉琪的所有课余时间,在这个10多岁正是爱玩的年级,当被问道是如何长久坚持训练的她告诉我们是家长和教练给了她很大的力量,“我有的时候会磨破脚丫,会流血,虽然很苦但是滑冰能够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力。在家长和教练的鼓励下,我们就坚持下来了。”
十年磨一剑,在孙钰琪的坚持下,滑冰这项运动不仅给她带了优越的比赛成绩,也让她的身体更加强壮,就连学习也有了一定提升,“滑冰之后我身体很强壮,之前每年都会生几场大病,但开始滑冰之后,就不会经常生病了,也提升了我的抗挫折能力,学习也变好了,也有了更强的团队意识,让大家团结起来。”孙玉琪说。
与孙钰琪这样相对比较专业的小运动员不同,在沈家营中心小学滑冰队,还有很多孩子是抱着另一个目的参与训练的。今年刚满8岁的任艾,就是这类队员的代表,她告诉记者最开始参与学校滑冰队的动机就是“好玩儿”,任艾说“二年级体验这个滑冰课,觉得挺好玩,在征求了教练的意见之后就去学了。”
虽然是为了好玩儿,但是孩子们较真儿的态度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任艾告诉记者滑冰训练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坚持下去,“摔跤会有点疼但是会坚持下去,做体能会比较累,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在这些热爱滑冰的孩子们感受到了阳光、开朗、向上的美好品质,沈家营小学滑冰专项教师表示这是沈家营小学秉承“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冰雪育人实践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反馈,他介绍:“学校的冰雪运动强调冰雪育人作用,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坚强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笑对困难的品质,不管孩子未来是否从事冰雪运动相关,这种精神将伴随他们一生”
其实无论是像孙玉琪这样的相对专业的运动员还是仁艾这样因为“好玩”而被滑冰吸引的运动员们,在沈家营中心小学滑冰队他们都怀着最真诚愿望,本着一种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正如该校体育专项教师张小龙所说学校秉承“阳光教育”,让冬奥之光操场上这么抹冬日明媚的阳光一样照进山区孩子们的心里,让我们期待未来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能够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强大力量。这也正是北京奥运城市发展基金会资助校园冰雪运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