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在运动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愉快的参加活动和比赛,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日常科学的训练是最基础的一个方面,通过各种装备和护具活动来保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些年,随着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市面上也涌现出各式各样的装备和护具,从十几块的到上千块的,都在宣传自己有什么高科技、新设计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装备护具好不好用?合不合适自己用?怎么样使用才正确?别说是刚入门的小白,就是我们这些老鸟有时候也会看花了眼不知该如何选择。这次就借着行者众评的机会,一起和大家交流一下运动装备护具的挑选使用体会。
产品介绍
此次接受我测试的主角是:TEIJIN(帝人)3D加压高端护膝(见图1-3)。好吧,我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牌子,具体什么来个来路还请各自去找度娘,尤其是满版的日文,我也是大概、可能、也许看懂了个别汉字。
图1:包装盒正面图2:包装盒背面
图3:拆出盒的护膝
评测说明
既然是评测,那就得有个标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感和使用取向,我根据自己多年跑步、徒步、骑行的感受和需求,准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此款护膝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1静态测试
主要评测带上护膝后的静态穿着体验,主要包括包裹性感觉、伸曲性感觉,随便看看水洗会不会掉色。
2
动态对比性测试
主要通过跑步、徒步和骑行运动,实际评测帝人护膝在运动状态下的穿着体验和保护性能。
同时,特意加入几种不同的装备护具进行同步对比,以期更好、更全面的感受和评价这款护膝怎么样。
参加对比性测试的装备护具有:LP的髌骨带和加长压缩护腿(图4)。
图4:用来对比测试的LP髌骨带和加长压缩护腿
测试评价
1静态测试评价
穿上护膝,细细感受,与那些十几块的便宜货真还是有些不同:一是内部要柔顺一些,没有那些扎扎的感觉,也没有夹住我的腿毛,舒适性很好(图5);二是护膝上部可以包裹覆盖到部分大腿肌肉,这是一种很棒的力量感觉,我很喜欢;三是关节前面的镂空设计在长时间运动中可以很好的透风散热(图6),后面的防褶皱设计在曲膝时能有效减小护膝被压缩的褶皱(图7),佩戴的舒适感很好。
图5:护膝内部图6:护膝正面(六边形镂空设计)
图7:护膝背面(三道防褶皱设计)
在清洗方面,为以防万一我第一次是用肥皂手洗的,洗出的水还是有些青青的颜色,还算正常(见图8-9)。第二次我就直接丢洗衣机里面和衣服一起洗了,蛮好!
图8图9
2
动态测试评价
从包装盒正面适用运动图案来看,帝人的这款护膝可以在高尔夫、徒步、网球、跑步、骑行中使用。但是高尔夫和网球咱可没有会员资格去玩,还是通过跑步、骑行、徒步这三个大众化的运动来试用吧。
(一)跑步测试
说实话,我对护膝在跑步中的保护作用一直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的。以往用过的护膝,要么包裹性一般,除了心理作用和装装样子,没有任何保护效果;要么附着力不足,没运动多久就往下滑掉,非常影响运动感受。但是,当我使用帝人这款护膝时,却发现它颠覆了我以往的对护膝的认识!
首先是包裹性方面。这款护膝的上下两端能覆盖住部分大腿和小腿肌肉,非常的紧实,不论是在短跑还是长跑,都能感受到它给肌肉施加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不会因为运动时间稍长就没有感觉了,我跑半马时能全程感受到那种紧紧的包裹力量。以至于有些时候我心里还在埋怨行者评测:这么好用的东西你就只给我一个试用,几个意思?给一双不行吗?此外,因为没有魔术贴的捆绑束缚,三四个小时的跑步都没有任何不适感。而作为测试对比的LP髌骨带,1小时以后就会明显感受到魔术贴勒的不太舒服了(图10)。
图10
其次是稳定性方面。在整个试用过程中,不论我是米短跑、10千米的配速跑,还是半马、全马这种量级,帝人的这款护膝都能牢牢的裹贴在我的膝关节位置,没有因为大力迈腿或长时间跑动曲膝而松滑下掉。边跑步边提护膝的别扭,我以前可是没少遇到。
最后是保护性方面。为了有更好的测试感受,我特意一边用LP的髌骨带、一边用帝人的这款护膝进行同步对比。LP的髌骨带在跑界拥有很高的名声和人气,我带着它参加马拉松、铁三、百公里徒步等活动也用了好多年,确实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在两者的同步使用对比中,我惊喜发现帝人的护膝也有不亚于髌骨带的保护效果。是的,它强有力的包裹能力+很好的附着能力非常有效的保护了我的膝盖和交叉韧带,而且还没有髌骨带那么大、那么重、那么勒,真正是一个好用、管用的护具。
这里我又要念念碎碎行者评测了:这么好的东西只给了一个,我该给哪只腿用啊?
(二)骑行测试
我的骑行水平比跑步要高很多,不管是竞速还是长途,已经是业余爱好者里面的专业级别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在骑行中用过护膝的,一个原因是原来的体验中护膝对骑行运动完全无用;另一个原因就是骑行时膝关节的弯曲程度比跑步要大,护膝会在膝关节后面挤成一团,摩擦、挤压肌肤,非常不舒适,还影响踩踏动作。
骑行测试的地点在珠海的骑行圣地之一:格力海岸情侣北路(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就不要说在珠海骑行界很熟了),时间是每周三晚(固定的团练时间),骑行距离47千米,全程均速37-41千米/小时(视当晚海风风向和大小)。作为测试对比的是加长压缩护腿——从大腿一直到踝关节都能包住。
第一次使用帝人这款护膝参加骑行团练,它就带给我了惊喜!一方面是它的上部覆盖住了骑行时大腿肌肉主要的发力部位,加上非常有力的包裹力度,除了在48+的暴力拉扯下,其它时刻都能感受它有效;一方面是它后部特殊的设计避免了弯曲时的褶皱,丝毫没有挤压的不适感。此后多次团练中佩戴使用,我甚至觉得戴在左膝就右膝不给劲,戴在右膝就左膝不给劲,每次都要纠结今晚要给哪只腿用?那款加长压缩护腿嘛,竞速骑行时还是算了吧。(图11)
图11:骑行测试
所以,我又要念叨行者评测了:只给我一只护膝做试用,你们真的就差这点钱吗?
(三)长距离徒步测试
借着参加年“格力海岸杯”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珠海第十四届百里爱心徒步的机会,我对护膝在长距离徒步中的表现进行了试用。在试用中感觉,十几、二十千米量级的徒步,运动时间和全马差不多,但关节受力强度要小很多,所以使用的感觉和跑步差不多;但是在二十千米以上量级的徒步时,时间累积带来的肌肉疲劳就超过了膝关节了,单纯的护膝的就显得不足了。这方面即使帝人也不例外,这是产品的定位和设计使然,与产品的好坏基本无关了。(图12)
图12:年“格力海岸杯”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珠海第十四届百里爱心徒步
测试总结
经过三个多星期的时间,历经多次长跑、骑行和徒步对比测试,我对帝人这款3D护膝的最后评价正如此篇报告的标题那样——意料之外的体验!
是的。它大大超出了我对护膝这种护具原来的想法,甚至是有些颠覆了我以往的感觉和体验,我开始怀疑以前使用过的那些还能不能称之为护膝了。它应该成为每一个运动爱好者必备的护具之一,但请记住了:要两只!
最后是我的使用建议:
1.跑步:全马这个级别的你都可以愉快的使用它。
2.骑行:60千米以下的竞速骑行可以一用;公里以上的长途骑行还是用加长压缩护腿吧,毕竟长途比赛带来的肌肉乳酸堆积不是一个护膝能够解决的了。
3.徒步:20千米以下的短程没有问题;20千米以上就和长途骑行一样,改用加长压缩护腿吧。
发现更多关于骑行的好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