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 2.剑道裙(hakma):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的服饰,其样式的前面有五片折叠纹景,分别象征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的五伦道德,即仁、义、礼、智、信。后面中央的一片折景纹则为忠孝一如,精忠尽孝决不二心之意。
3.腰垂(tare):由胁纽.腹带.大垂.小垂组成。穿着方式先将胁纽于腰后交叉到腰前打结在中间的大垂下面。中间的大垂可套上名袋,名袋上面绣上所属道馆,或道馆所在地。中间的部分绣上姓氏,底下还可以加上名字。
4.面罩(men):前面的铁条称为面金,一般有十四条,距离不能大于11mm。穿戴时,先将下颚置于面具的颚部,再整个套紧脸颊,于头部后方牢固的打好结,打好结的面绳不要超过40公分。最后将两侧的面部拉松,以利透气且减轻打击时的压力,防止耳膜受伤。因其直接接受了头部大量的汗水,练习时也可放块布(也有特别设计剑道专用的汗取)在下颚接汗。练习完时一定要放在通风处阴干。
5.头巾(tenugui):用于包扎头部,以吸收汗水并将头部与面罩套紧,一般为宽35cmxcm的棉布。通常上面会写一句剑道的理念,上场前包札头巾时,字先朝象自己,将其铭记于心后,再札上头巾,提醒自己不要忘却初心。每个道场一般都有自己的头巾,由德高望重的高段老师书写铭言,道场之间交流的时候有时也会交换彼此的头巾,以发扬自己的剑道理念。
6.胴(dou):保护胸部、腹部,主体为木质,高档的护具反面有50条加固筋,上部护胸部分为皮革。
7.甲手(kote):保护手背、拳头、手腕以及上臂,手部为皮革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