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师门对话录》
11、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功夫,有三个阶段。即:练习拳架,探究每势的用法和破解;再和老师或同学的推手验证;最后进入散手的练习;三者应循序渐进。
按:不光是陈式太极拳,中华传统武术的习练大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只是现在提倡健身为主,很多人都停留在练习拳架的层面。可叹人心不古,市场经济下的一切向钱看导致急功近利充斥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为师不尊,以囫囵吞枣速成式教学愚弄大众,迎合大众新、奇、快的需求。而有些学员也是朝三暮四,今日练武术,明日习跆拳道,后日做瑜伽,日程排的满满当当,都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到头来身体没练好,还落了一身伤痕。第一阶段的拳架中包括站桩,单操及套路,在正确掌握的基础上探究用法和破解,陈照奎先生曾告诫张志俊老师:“太极拳没有边角料”,言下之意,每个细节都要搞清楚学透彻。如按此要求去行拳,一招就要花很长时间才可练上身。行拳是知已功夫,第二个阶段就要知彼功夫了,师兄弟之间可以推手,验证自己的同时知晓他人,幸运的话还可以跟师傅推一推,挨几次打后涨功就更快了。五绝老人郑曼青先生,身体瘦弱矮小,与师兄推手只有挨打的份,结果却成就了自己。其它拳种有独特的对练套路,山西形意拳中还有一种“撕扒”,与太极推手有点相似。第三阶段为散手,没有固定的招式,师兄弟之间玩的时候可随兴而发,非同门之间也可以相互切磋,不过散手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生安全,最好带上护具并明确一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