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斗老兵
由于散打的比赛规则是加分制,打法以打点抢分为主,所以在一些资深搏击迷看来,散打不如泰拳和自由搏击。一直以来,散打的技术特点都是以快进快出的单次击打为主,而且重速度轻打击力度与效果。加上散打特有的摔打得分,造成了散打选手对职业自由搏击规则的不适应。当散打选手对阵国外自由搏击和泰拳选手时,其打击力度差,体能不足的缺点便暴露无遗。
但是近年来,随着与泰拳、自由搏击的交流较多,散打的技术体系也越来越朝着职业搏击的方向发展,同时仍保持了自身的一些技术特点。
在今年9月闭幕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老将许家恒上演的2秒KO,就是散打技术优势的一个最好体现。那场比赛,双方都是90公斤级的大块头,但许家恒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突然起后腿,直接穿过对手的两个拳套中间,正中下巴,上演了极速KO的好戏,这是很多观众都不曾想到的,对手更是完全没有料到。“一剑封喉”,快准狠,开场即是结束,技术运用之娴熟,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散打技术一直在改进中,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在与泰拳的交流中,广东省散打队就以泰拳技术来改良散打,形成了特色的泰式散打风格。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徐吉福、姜春鹏、董文飞等名将,他们凶悍硬气的打法,为散打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拳法:早期散打的拳法不够规范,动作像王八拳。但是近年来,散打选手的拳法渐优,特点是单击力量足,但连击不够。福建的许振光曾以后手直拳KO了泰拳王蓝桑坤,“威风少侠”张开印也曾以转身鞭腿KO过蓝桑坤,“插翅虎”王伟豪也靠重拳KO了美国“恶魔童子”契克。重大级别的叶翔在昆仑决一开场就用拳法打得美国的“功夫熊猫”史蒂文·班克毫无还手之力,一回合TKO结束。
腿法:散打的腿法以鞭腿为主,发力路线与方式介于泰拳和跆拳道的腿法之间,力度强于后者,速度快于前者,且近年来越来越接近于泰式扫踢。除了鞭腿,散打王柳海龙还从跆拳道中吸取了其下劈腿的技术,如今中国的新生代散打冠军苗陈雷以及“炸药”杨茁、“死神”方便都精于此技术。
最有散打特色的侧踹腿与转身后蹬、转身后摆腿自不必多言。近的有山东好汉王玉虎在昆仑决上对阵伊朗搏击名将侯赛因·卡拉米。王玉虎三次侧踹腿,三次击倒对手,一打一个中,打得对方鼻青脸肿,TKO结束。如今最受欢迎的中国拳手邱建良,虽不算纯散打出身,但练过套路武术的他,已将转身腿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多次用这招击倒对手。其实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散打沙皇”穆斯里穆,他将转身腿法带进MMA比赛中,多次以教科书式的转身腿法KO对手。
膝法:众所周知,散打规则是不允许膝法攻击的。早年的一些中泰对抗赛中,中国的散打选手时有被泰拳手膝法KO的情况,但《散打天下》赛事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散打职业化的一个有益尝试,即在规则上开放了膝法,并允许连续膝法,这就比武林风只允许一次膝法,不允许连膝的规则更加开放了。
摔法:摔法得分的规则让散打选手的摔打与防摔技术都较精通。在职业自由搏击赛场上,虽不允许主动摔法,搂抱时不允许二次发力,但散打的接腿摔还是常给外国拳手造成一定麻烦,用的好的也会非常有观赏性,例如魏锐。
总之,散打的技术体系还是比较全面的,拳腿摔都有,只是在比赛规则上还与世界职业搏击赛事有不小差距。但现在中国很多知名的综合格斗选手如:李景亮、王冠、王赛、张立鹏等都是散打出身,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散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