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陈梦圆)“自己不用了,放着也是浪费,给其他病友算物尽其用!”4月28日,医院正式启动“爱传递”志愿服务项目,以骨科康复护具为载体,为患者搭建一个爱心传递平台,让闲置的康复护具“流动”起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当天上午,项目迎来第一位护具捐赠者,其捐出自己闲置的拐杖。
拐杖、轮椅、颈托、腰托等护具在骨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期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患者康复后,这些仍有使用价值的护具却面临闲置。与此同时,仍在治疗期的病人非常需要这些护具,不得不重新购买,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这些闲置护具?从年开始,该院运动医学科医护人员率先在科室设置爱心互助平台,进行闲置护具“流动”起来的尝试。科室医护人员收集已康复患者闲置的医疗护具信息,根据患者意愿帮助其完成捐赠或二手交易,既经济实惠又避免了浪费。
运动医学科主任张青松介绍,他的初衷只是想设立一个物品的交换空间,没想到运转起来之后,成了一个爱心传递的驿站。患友会在物品捐赠过程中互相交流康复心得,有时比医生的健康教育还有效,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帮助更多患者,医院联合湖北省慈善总会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正式启动“爱传递”志愿服务项目。该院工作人员姜甦介绍,项目将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为患者搭建一个爱心传递的平台,康复患者可以捐赠闲置护具,医护志愿服务团队会对护具进行检查、清洁、消毒。同时,有需求的患者可以提出申请,经过医护人员评估后匹配合适的护具。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从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志愿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