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双峰县、石门县、临武县的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搭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龙山县华塘街道:架起民意“连心桥”
龙山县华塘街道的县人大代表深入社区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因物业管理滞后,小区多栋楼房屋顶漏水,路灯损坏,车辆乱停乱行,垃圾随处可见……龙山县华塘街道财富花苑的居民代表们来到华塘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将情况反映给当日接访的县人大代表张立。经过十余天的实地调查和多方协商,街道人大工委、物业公司、华塘社区、小区业主四方联动,规范了小区物业管理。如今,小区楼栋整洁,物业管理大为改善。
龙山县华塘街道人大工委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建设作为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逐步完善和规范。年,华塘街道人大工委设立第一个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短短两年时间,该街道8个社区相继建立了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有台账、有实效的“五有”标准化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年,华塘街道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全覆盖。街道人大工委出台了关于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功能定位、活动内容、工作关系和方式,并对人员构成、硬件配套、活动安排、工作制度、经费保障等进行规范。街道人大工委还制定出台了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制度,在工作室普遍实行代表接待日制度、代表接待登记制度、群众意见处理反馈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工作室的运行,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该街道人大工委将8名县人大代表按照各自原选区划入相应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实行每月5日、15日、25日轮流值日制度,人大代表驻室接待社区群众,收集意见和建议;同时,实行群众意见、建议回复责任制,人大代表根据收集的意见、建议开展相关调研,经提炼整理后形成代表建议,报街道人大工委转办、督办,跟踪落实,每月底将有关部门已解决的问题或作出的答复向群众反馈。
人大“代表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表达人民群众的诉求。”华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黄先林说,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的建立就像一座“连心桥”将代表和选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代表心往下沉、眼往下看、人往下走、情往下系,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周明斌)
临武县香花镇:一村一个代表联络站
临武县香花镇人大代表在代表联络站接待来访群众。
6月19日,临武县香花镇三合村村民王求生打电话给该镇人大主席,高兴地说:“涵管安好了,路面积水没了,代表联络站为我们说话、给我们办事,搞得好。”不久前,王求生在三合村代表联络站向当日值班的镇人大代表王周才反映,他住房前的通乡公路路面长期积水,每次车辆经过,污水四溅,行人只能绕道而行,他希望有关部门帮助解决路面积水问题。这个意见提出不到一周,该路段排水的涵管就安装好了,公路两边的水沟也进行了清理,王求生很满意。
今年5月以来,香花镇人大积极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和管理创新,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有效地推动了代表联系群众活动走向深入。
镇人大对代表联络站运行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代表跨村接访相对困难的问题,打破按人口设站的老办法,从有利于接访、有利于解决问题出发,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代表联络站,做到了一村一个代表联络站。
今年以来,镇人大抓住全镇落实村干部坐班制、村干部管理提升的契机,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建设。一方面,督促各村完善了联络站办公桌、椅、档案柜等硬件设施,让代表有地方办公,方便履职;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为每个代表联络站制作了代表活动制度牌、代表接待日公示牌、代表姓名牌、人大工作资料盒等,让代表联络站制度更健全、运行更规范。
该镇人大主席团确定每月2日、22日为代表联络站代表接待日,要求人大代表到站坐班接待群众来访。建立公示牌,将接访时间和值班代表的姓名、联系电话进行公示,方便选民和群众来访。此外,镇人大还专门组织人员对各代表联络站坐班接访到岗情况、接访登记情况、反映事项解决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通过检查发现并解决代表联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站点进行通报表扬,促进创先争优。同时,该镇人大建立了代表工作
(唐志斌)
双峰县洪山殿镇:代表驻站听民声
双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勤在洪山殿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接待来访群众。
8月13日,双峰县洪山殿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内热闹非凡,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备,该工作站首次“开门”接待群众,倾听民声。
当天,工作站内值班的镇人大代表朱建湘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认真倾听来访群众关于公路、就医、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问题现场进行了答复说明,对不能当场答复的则作了详细记录,承诺提交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的建立,让代表有了一个全新的履职平台,不仅是代表访民情、听民声的‘服务区’,而且是代表相互学习、互勉共进的‘加油站’。”朱建湘说。
今年以来,洪山殿镇积极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建设,全镇共创建工作站5个。镇人大主席团还制定了人大代表履职细则,要求代表每月定时、定点到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接待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接访代表的相关信息在每月接待日的前一周定点进行预告,方便群众来访。
朱建湘说,通过代表驻站接待群众,搭建了民意“连心桥”,拉近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龙灿文)
石门县皂市镇:服务群众“零距离”
石门县皂市镇的县人大代表深入村民家中收集意见和建议。
“你好,这里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想咨询危房改造政策。”这是石门县皂市镇的县人大代表余娟在该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值班时发生的一幕。
为推动人大代表深入联系人民群众,皂市镇人大以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实现代表服务群众“零距离”。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由县、镇两级人大代表轮流值班,每月安排1至2次代表接待群众活动,明确要求每位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参加2次接待活动,联系走访选区选民不少于10人次,并将人大代表联系方式、接待流程等进行公示。对选民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认真记录并归纳分类,交给有关部门解决,并督办落实,及时向选民和群众反馈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皂市镇人大先后组织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多人次,走访群众多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0多条,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低保救助等方面,并将意见、建议处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
(项 丽)
(文章刊发于《人民之友》年第10期)
实习编辑:袁超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