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成为第一驱动
消费升级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强,目前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年,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5.1%,远高于资本形成总额(33.8%)及货物和服务净流出(1.2%)。70年来,北京消费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性消费推动市场消费持续升级。
一
从匮乏到供需两旺
消费品市场规模破万亿
新中国成立之初,商品极度匮乏,生产力低下,贸易不发达。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零售额)仅为2.8亿元,体量仅是年的0.02%。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也进一步扩张。—年4年间北京零售额均维持在几亿元水平,年零售额跃过了10亿元,至年,零售额达到40.4亿元。—年零售额年均增加1.3亿元,增长10%。这一时期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吃穿类商品占比高。年吃穿类商品占零售额的比重达到78.6%,年仍占到61.6%。
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年零售额跃过了千亿元,经过13年后,年零售额超过亿元;此后仅用6年时间,到年零售额突破了万亿元关口,年零售额达到.7亿元。
二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市场消费升级明显加快
(一)商品性消费方面
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第一次升级——至年。零售额由年的40.4亿元增加到年的.8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1.2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吃穿类商品平均每年增长16.4%,占零售额的比重由年的61.6%下降到年的52.3%,降低9.3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用类商品受到追捧,家电等用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0.6%,年所占比重达到45.5%,比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第二次升级——至年。零售额由年的.8亿元增加到年的.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9亿元,年均增长18.6%,是增速最快的阶段。其中,吃穿类商品平均每年增长15.6%,占零售额的比重年降至41.3%,比年降低11个百分点;用类商品年均增长21.3%,占零售额的比重年上升到55.6%,比年提高10.1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普通耐用消费品广泛进入家庭,健身娱乐性商品开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