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全民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大家看到比较多的还是利用室外健身器材来锻炼,这些器材一般都安装在公园、小区、乡村的空地上,随时都可以锻炼,用起来也很简单,还带有娱乐性,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也正是因为使用者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器材的安全性也就更加重要。
CCTV13新闻——《每周质量报告》——室外健身器材安全风险调查
这些室外健身器材,孩子玩不得经过测试,并有真实的新闻事件验证
跑步机很容易卡主孩子的脚趾造成骨头断裂
双人立式荡班容易把孩子甩出去造成头部伤害
钢制荡板容易砸到头部或者摔下来
所以说:儿童玩室外健身器材极易受伤害
是真的!
户外健身器材是给成年人设计使用的,是根据成年人的体型和能力来设计的,不提倡儿童使用。北京公安消防总队东城支队地坛中队副队长沈呁骐则提醒广大家长:
户外健身器材并非玩具,在以往接触到的事故中,漫步机、滚筒、转腰器是最大的“伤娃利器”。尽量避免儿童使用这些器材,加强对孩子的看护,避免被器械、走廊上的栏杆卡住。
防范于未然
以下这些常见器材都有这些危险!
漫步机:易跌倒、砸伤孩子★★★★★
漫步机一经快速走动,惯性很大,不易控制,再加上有些孩子喜欢双脚同向甩动,整个身子都飞起来,可能使大腿根部、肩部拉伤以及腰部扭伤。另外有些孩子等不及漫步机停下来就着急往下跳,也容易造成摔伤和扭伤。而且漫步机上用来脚踏的荡板,是钢制的,一不小心砸到人非常疼,如果这个荡板砸中的是孩子的头,后果将不敢想象。
家长最好在旁边看护,并给予适当指导。一是让孩子保持动作协调,幅度不宜过大。另外也要告诉孩子,如果想下来,也要等漫步机慢慢停下。
双杠:坠落摔伤★★★★
很多孩子喜欢在单双杠上表演惊险动作,比如倒挂金钩、荡秋千,甚至在上面吃东西,说笑打闹。不仅容易掉下来,而且往往上去容易下来难,有些孩子就直接往下跳,容易导致崴脚甚至骨折。
家长除了告诫孩子不要尝试危险动作,也要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从单双杠上下来时尽量用滑而不是跳。如果往下跳,必须注意姿势,应该前脚掌先着地,然后是整个脚掌,而且腿部保持微微下蹲的姿势。
跷跷板:支撑点夹手★★★★
很多孩子喜欢玩跷跷板,但在玩的时候不注意安全,比如站在翘翘板上、突然起身离开跷跷板(容易被翘起来的跷跷板碰伤)、摸跷跷板的支撑点。这样非常危险。
孩子玩跷跷板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看护,并且告诫孩子,玩跷跷板的时候不能做危险动作,不能站在翘翘板上;如果不想玩了,要告诉家长,不能突然起身离开;更不能摸跷跷板的支撑点。
转腰器:极易把孩子甩出去★★★★★
转腰器本身并不危险,但孩子却喜欢另类玩法——不扶把手,站在转盘上转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甩出去,轻则摔在地上,重则头磕在转腰器的柱子上。
家长要告诉孩子,玩时双手一定要扶稳把手。另外,家长最好在孩子玩耍时在一旁保护。
发现健身器材损坏怎么办?
社区居民发现健身器材有损坏的,比如零件丢失、脱落,可以直接拨打器材上的维修电话进行报修。要是有器材公司收到报修电话,没有及时给予维修的,可以投诉到局里,根据规定,区体育局将对这家公司采取罚没押金或者取消招标资格的方式予以惩戒。
特别提醒
为避免孩子在使用健身器材过程中受伤,家长一定要陪在身边,尽到监护职责。
延伸阅读Extendedreading体育老师再也不会“生病”了!——解读体育成为云南中考第四大主科因为跑道,爱上跑步……彰显城市精神的体育公园该怎么建设……中国体育产业深度分析报告!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的体育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制度性文件目录的通知?下面已开启留言功能,欢迎大家留言并指点意见,将你的想法传达给我们,我们将采纳写入文章。笔芯?点阅读原文了解国内第一家健身设施规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