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等对于电子护具的使用以及推广,现在国内所有省市级的跆拳道锦标赛·冠军赛·等均采用电子护具。
跆拳道项目和很多的体育项目特点非常相像,就是:“多拿分,少丢分”。也就是有效的进攻加上强大的防御。传统护具的淘汰是必然的,因为使用人工打分,即使是这种对抗型的项目也无法避免裁判员的漏判、误判、偏判行为,而使用电子护具以后根据世界跆拳道联盟发布的最新规则规定:一切技术得分均以电子护具识别认可为准,拒绝任何的分数申诉,即使明显的打头(正面技术打头得3分,转体技术打头得5分,除非KO),电子护具没有感应到也视为无效。所以使用电子护具这样会让比赛更加的公平,公正,大家都没话说。当然电子护具替代传统护具,对于所有运动队包括我们来讲问题也随之而来,举例如下:
1.怎么才能形成有效的击打?击打的力度值是多少?怎么调节?脚背或脚底需要接触击打位置多长时间,能不能击打完了快速回收?是需要使用爆发力打穿透还是需要平力打位移。
2.电子感应芯片的位置是哪里?哪些地方比较敏感需要重点的击打和防守,哪些地方没有感应芯片?如果没有感应芯片呢么这个地方就不需要进攻,还可以把不需要防守的地方变成有效的防御技术手段。
3.同一点位,快速连续击打是否可以连续上分?电子护具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4.使用脚或者拳的具体哪些部位击打才能有效的得分?上次锦标赛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咱们的主力技术中的后踢和侧踹应用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分数给的可怜,要知道一个后踢打腹部是3分打头是4分,而常规技术只有1到2分,然而总是不给分,队员们的心理就产生了变化,不敢用了,这也说明了我们平时训练的这项技术发力点没有达到电子护具的要求。
5.尤其针对防御训练的时候,如果队员们真真正正了解到护具的感应区,呢么他做起防守技术就更加放得开,心里更加有底,要不对方打一下他都去瞅一眼计分器,特别分心。
由于电子护具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比赛将陆续采用电子护具,所以,实行电子护具的教学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