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保护用品
运动保护用品

您现在的位置: 护具介绍_护具维修 > 护具分类 > 机器换人大潮下的工人有人升级,有人

机器换人大潮下的工人有人升级,有人

发布时间:2017-2-27 16:46:30   点击数:

东莞“机器换人”浪潮之下,企业与工人面临抉择。

文︱澎湃新闻记者周建平、蒋晨悦

本文摘编自澎湃新闻客户端,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年,年生的张家伟来到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的一家玩具厂做电工。入厂第二年,厂里引进了几十台机器,每台最多可完成原来10人的工作量。

对这个变化,张家伟没太放在心上。他第一次在网上看到“机器换人”这个词时,只觉得这跟厂里的机器有关,于是开始留心这方面的报道。

又过了一年,一家本地的培训学校到厂里发传单,“机器人工程师培训”、“职业发展新契机”这些词吸引了张家伟,他第一次将厂里的机器与更好的未来联想到一起。

他报名成了学校机器人班的第一届学生。学费元,他怕学不会,和学校商量着交了元,想先上一半的课试试。

“机器人编程就像整个车间的大脑,学了它就可以改变命运了。”张家伟满怀希望。

然而,他在第一堂课就受到了打击,“听不懂”。两年来,只有单休的张家伟在每周唯一的休息日骑自行车去学校上5小时的课。同学从刚开始的两个变成七个,最后走剩两、三个,只有他一直坚持不缺课。

两年课程结束,他学到一些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却“画不出工厂需要的图”,改变命运的希望似乎泡汤了。

厚街工人业余休闲的广场。文内图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蒋晨悦

1

“没见过谁会讨厌机器”

在张家伟开始学编程的年,“机器换人”更频繁地出现于他手机的几个东莞本地资讯类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ansukongjian.com/hjfl/1648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