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跆拳道已经完整的发展为一个产业,教拳的,做服装的,搞比赛的等等。无数人靠教跆拳道吃饭,可以名利双收。而中国武术的民间拳师们,教武术开武馆是不能养家糊口的。我两个师弟练了多年传统武术,现在都去搞跆拳道教小孩了,都比教武术的混的好。
三是武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穷其一生也不敢说研究透彻。而武师是做学问的人,往往不善言谈,不喜交际,组织能力不强,这是没问题的。假如做学问的人都变成了生意人,这门学问也就做不好了。因此需要团队合作,有搞学术教学的,有搞宣传的,有搞后勤的。
四是观念不同。跆拳道可以很清晰的分出来竞技武术和实战武术,现代跆拳道和传统跆拳道,人们需要什么学什么。而中国传统武术各个门派都是一个线性结构,不能平行模块化。比如必须从入门基本功开始,由浅入深学。这对有至于传承的门人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对想健身,养生,表演,实战的不同需求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太长,太麻烦,让人望而却步。在兴趣培养上首先设置了门槛。何不让学员各取所需,因材施教,教练员也可按不同标准收费。房地产火爆,是因为强大的利益推动,跆拳道也是如此。中国武术却相反。政府不去培养大环境,民间普通人有心无力。偶尔找到有钱人愿意投资搞武术,也都是急功近利,当生意做,马上求回报。所以很多武术变成了贵族武术,有钱人的专利。何谈全民健身?中国传统武术成了一位尴尬的嫁不出去的剩女,缺少介绍人。一边是很多人出于不同目的想学,或者想让孩子学,但找不到好老师,一边是大量练武术的中青年骨干不能靠武术吃饭。需要一个平台把他们连起来。要知道,对很多习武者来说,能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甚至事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也是一个武者的中国梦。以上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全对。不妥的地方各位老师多包涵。
袁宇:创新与封守,跆拳道起初也是实战起源,而后来慢慢创新,吸取了很多潮流元素,比如跆拳道里的“跆拳道舞”,好看,看了都觉得好看,跆拳道分WTF和ITF两种,前者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也就是特技花式动作比较多的跆拳道,后者,少实战跆拳道,很少花式动作,实战能力并非平常人说龙画虎一般的“没有用”,没接触的都不知道……而武术,从头到尾都差不多一个样,一创新就被人封为旁门左道叛变师门,可悲…跆拳道就好像一个小学,吸收一大批人,先培养你的兴趣,直到一定程度,你可以选择上那一所大学,是WTF大学还是ITF大学,看个人兴趣…而武术,小学不培养兴趣,后期不给你任何选择,直接叫你考传统大学,那么,你会上跆拳道小学还是武术小学?假如人上了跆拳道小学,40人报了ITF实战大学,那么就有40个实战种子,而武术,首先没有兴趣望而却步,只有40人上了武术小学,坚持考上大学的只有10人…40比10…久而久之,比例越来越大,武术实战不久就会被跆拳道覆盖…就是个概率问题,跆拳道走的是基数大,概率小路线,武术走的是基数小,概率一般的路线,总体成功人数跆拳道压制武术……周楚:想到中国武术为何不去跆拳道发展的好,用“小楼昨夜又东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屁股有些小气。讲“大江东去浪淘尽”我又心有不甘。但到底事实摆在眼前,我姑且自省扪心。传统的门派师父为了保持门派清净,总是依照资质,品行,人格等方面的要求去抉择求师之人。但跆拳道则不然,广纳门徒,鱼龙混杂,此行虽低下,但却在短期内大量拢集资金,从而进一步壮大门面。诚然,但跆拳道的商业模式却是成功的。它的产品简单,生产迅速,消费大众,且可复制性强。屠海龙:跆拳道快速发展,当然也有它的优点,那些单个动作的训练跟中国武术那么多套路门派来说,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其实功夫到最后就是简单的一拳一脚。就像李小龙提出的前手直拳是有效的攻击武器,它简单,直接,当把一个简单的前手直拳练习到极限时,你会发现搏击原来就是那么简单。功夫没有那么多神话,你离三米能打倒人的那是手枪。武术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发扬与保留,而不是神话它。而跆拳道没有吹自己有多牛,只是把那些踢打动作全部展示出来,让练的人知道目标,最主要的是那些等级能满足青少年的攀比心里。(感谢以上武友的支持参与)
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